《风起大明》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很吸睛了,风起不仅拥有超强的写作能力,而且逻辑思维很强,能够抓住人的眼球,看的时候很过瘾,《风起大明》内容是:“作为朕之亲军,朕决定,腾骧四卫的军饷、器械、粮草,以后皆有朕的内帑直接拨付!”“普通士卒每月军饷二两银子,战死者,……
第15章
“就像陛下说的,大明要是真的亡了,我们这些人如何自处?新朝会留下我们这些人?”
“人家那些文官,无非就是换个主子,就可以继续做官,我们呢?”
听到这些人竟是开始指责自己,张维贤也是恼了,当即不客气的对众人低喝道。
他这番话说完,痛快是痛快了,但却也得罪了在场这些勋贵们。
“英国公,这就是你的意思?”
朱纯臣沉声问道。
“这就是本公的意思!诸位自便吧。”
“来人,送客!”
张维贤当即也是不客气的端茶送客。
既然已经得罪了,那索性也就这样吧。
众人皆是甩袖而去。
等他们走后,一名中年人从正堂后边走了出来。
“哼!他朱纯臣真当自己是勋贵之首了?”
来人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,冷哼一声道。
“极儿,你都听到了?”
“父亲!”
来人正是英国公张维贤的嫡长子张之极。
“他朱纯臣干的那些事儿或许可以瞒得过天子,但却瞒不过我们。”
“如果真把我逼急了,我就去宫里弹劾他,看他怎么嚣张。”
张之极提起朱纯臣,也是恨得牙痒痒。
“他成国公府和我们英国公府一直不和,无非就是因为京营的事儿,现在出事了,又想起我们来了?”
见自己父亲不说话,张之极又说道。
“好了,这种话以后不要说了。”
张维贤瞪了他一眼说道。
张之极忙是点头称是。
“父亲,儿子这里听到一个消息。”
张之极又压低了声音说道。
张维贤瞥了他一眼,没有说话。
张之极继续道:“关于李邦华遇刺的事。”
张维贤的瞳孔猛的一缩,但旋即又恢复正常,语气平淡的说道:“无非就是有些人按耐不住了,想给陛下一个警告,而这个人刚才就在这里。”
张之极闻言,满脸佩服的看着自己的老父亲,由衷道:“还是您看人家看得透彻。”
“那父亲可知是谁?”
张维贤闭上眼睛,思索半晌道:“逃不过那几个人。”
“父亲,儿子......”
张之极正要继续说下去,就听张维贤忽然开口道:“这件事,你不知道,为父也不知道,和我们英国公府无关,知道吗?”
张之极闻言,顿时神情一片错愕。
“好了,时候不早了,早点去休息吧。”
说完后,张维贤也起身离开了正堂。
留在那里的张之极低头深思半晌,猛的一拍自己的额头道:“嗨!我也是糊涂了,没事儿打听这个做什么?”
嘀咕了一句,他也离开了正堂。
再说朱纯臣他们离开英国公府后,再次聚集到了成国公府。
“成国公,事到如今,也就只有您和定国公两人可以为我们说话了。”
抚宁侯朱国弼对两位国公恭维道。
不过,朱纯臣和徐希臯也不是二愣子,被人几句漂亮话就说的找不着北。
两人对视一眼,朱纯臣开口道:“大家伙儿,明日都上折子,弹劾李邦华,也安排一些言官,大家一起弹劾他,声势有多大就弄多大,皇上总不能因为一个李邦华,就无视其他人吧?”
其他人一听,也是这个道理,毕竟法不责众嘛。
至于弹劾的罪名?
那不是随意编造的吗?
只要能让陛下知道自己这些人的态度就可以。
到了第二天,朱烨的案头上就放满了御史言官、武勋们的折子。
内容全部都是大同小异,无非就是弹劾李邦华结党营私,**。
看着这些奏折,朱烨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。
“方正化,告诉王体乾,所有关于李邦华的折子全部留中不发。”
朱烨对方正化吩咐了一句,也就不管这事儿了。
无非就是几十位勋贵罢了,掀不起什么风浪。
不过,朱烨也不打算让他们好过。
略一沉吟,他再次对方正化开口道:“去宣内阁首辅黄立极。”
“是,皇爷。”
方正化答应一声,
稍倾,黄立极就来到了暖阁。
“臣,黄立极拜见陛下。”
“首辅免礼。”
朱烨抬手虚扶。
等其起身后,朱烨这才说道:“首辅,朕这里有件事需要内阁拟一道旨意。”
“请陛下示下。”
黄立极听朱烨这么说,心里也是咯噔一声。
这个时候让自己拟旨,难道又是和京营有关?
按大明现在的潜规则,皇上有什么想做的事,一般都是让大臣在朝会上提出来,然后通过内阁拟旨,司礼监用印,交由六科给事中阅览,最后才会交给有司。
现在竟然直接让他这位内阁首辅拟旨,着实有些奇怪。
其实。如果他知道朱烨是穿越来的话,就不会感到奇怪了。
你指望一个后世来的灵魂,熟悉你们这套流程,着实有些困难了。
朱烨自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接着说道:“国朝立国已经两百余年,各家勋贵也已经承平两百余年,朕的意思是,各家选一批年龄三十岁以下,十五岁以上的子弟,随朕在西苑演武。”
“皇上,这......”
黄立极顿时想起了汉武旧事。
当时的汉武帝刘彻,不就在上林苑养了一大批羽林孤儿吗?
最后这只军队为大汉王朝开疆拓土,立下不世功勋。
那位长平烈侯卫青,就是这只军队出来的。
“怎么?有问题?”
朱烨见黄立极不说话,顿时有些不满的问道。
黄立极也是惊醒过来,小声建议道:“皇上,这件事是不是要和各家商量商量?”
朱烨眉头一挑道:“商量?朕是大明皇帝,他们是大明勋贵,这种宿卫朕之左右的事儿还得商量?”
朱烨这话说的不错,能有机会和皇上朝夕相处,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。
如果是平时,这些勋贵们一定会大力支持,但这个敏感的时候,皇帝提出这件事,就不得不让他们多想一层了。
不过,这事儿和他黄立极没关系。
见皇帝态度坚决,黄立极也不敢再推脱,忙是躬身道:“臣遵旨!”
小说《风起大明》 第15章 试读结束。